哺乳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地,有草食、肉食和杂食之分。那么,它们的牙齿都有什么不同呢?
动物的牙齿分为:门齿,犬齿,臼齿。门齿用于切断食物,犬齿用于撕裂食物,臼齿用于磨碎食物。
食草动物 | 食肉动物 | |
牙齿 | 1.长有宽宽的门齿(易于切断实物); | 1.几乎没有门齿或门齿不发达; |
2. 犬齿不发达,但切牙、磨牙、臼齿发达; | 2.有两对大大的犬齿(易于杀死和撕咬猎物); | |
3. 后牙像石磨一样宽、大、扁。 | 3.后牙不发达,主要是吞咽实物。 |
动物牙齿的一些特点:
一、食草动物中啮齿类和兔形类发展了可终生生长的凿形门齿,以适应啮咬粗硬的树皮、坚果等;
老鼠的牙齿
兔子的牙齿
二、牛科和鹿科动物的上门齿消失,代之以厚的皮肤垫,以适应扯断草茎。犬齿消失,而颊齿则扩大成为有效的研磨结构。
长颈鹿的牙齿
金毛羚牛的牙齿
三、肉食兽类与草食兽类相反,有着十分发达的犬齿,便于刺穿捕获物。臼齿数倾向减退,由第4上前臼齿和第1下臼齿构成的裂齿是适于撕咬的工具。
狮虎兽的牙齿
四、最特化的是各种食蚁兽类,如穿山甲、食蚁兽等,它们由于生活方式上的趋同,牙齿都极端退化,而发展了适于舔食蚁类的长而富于粘液的舌。
食蚁兽没有牙齿
五、杂食性动物则兼有草食、肉食动物的特点。
黑熊的牙齿